美考网

绘画选修班素描教学
2014-04-24 来源:  浏览:0

    高中美术班的素描教学不同于其他文、理科文化知识,也有区别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美术课,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有必要对教学中方向的把握进行思考…… 

    目前我们高中美术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进行深造的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可以说成是实用美术和绘画艺术的希望工程,是基础的基础,同时也是当今高考美术专业(素描、色彩、速写、创作或设计)中最根本的科目。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将所见到的客观物象在符合造型规律的前提下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起初,中国的素描教学工作和其自身地位的重要性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自解放以来,分别在1954年,1979年和1982年开展过三次全国性的素描研讨会,这期间也有政治的原因,虽然没有象其它某些文化界的活动那样搞得轰轰烈烈,但对于我国此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至上世纪末短短的几年内,由中央美院、广州美院、鲁迅美院陆陆续续主办的几次素描大展,就对其自身和相关专业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探索和激励,至使在今后的几年内,如北京的油画人体大展,广州、上海、成都的双年展和全国多处的概念美术及亚太艺术邀请展(福州)等国内的艺术活动高潮迭起,人才辈出,加上国内新生代艺术家参与的亚洲地区以及世界的大型的国际艺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我们冷静地将这些年的艺术走向加以回顾和反思的话,可以从中看出,这些参与者大多是恢复高考以来,美术学院培养的大学生。其作品本身来说与美术学院时的训练有着巨大的反差,但仍可以看出其中仍存在着美术学院时的原形。 
    对于我们高中的基础美术教育来说可以认为是未来艺术家的启蒙教育,其任务具有艰巨性与挑战性并存。也由此可以看出对其高要求的当代艺术性与传统的、程式化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的素描教育,一直遵循着一个既定的模式,与国内外新兴的艺术思潮严重脱节,能及时成名的艺术家也只是凤毛麟角,并且大都经过自身的摸爬滚打蜕变而来,仔细观察他们大多存在自身探求甚至可以是在探险中受伤的痕迹,而我们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师几乎都是美术学院培养出来的徒子或徒孙。这样的近亲繁殖如果自身不警醒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则极有可能对初学美术者进行误导,使他们经受不同程度的徒劳。值得庆幸的是当今多数的基层美术教育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在自己或是先师的教训或经验的基础上摆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来适应更新的要求。 
    高中美术班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有着自身素质的多样性,他们都很年轻、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事物,他们中间不乏对美术有着较高的悟性和兴趣浓厚者,也有较好的艺术秉赋和渴求学习美术的愿望。通过两到三年认真学习,一般可以达到质的飞跃,取得较好学习的效果。但同时还应当看到的是,现今的青少年中,喜爱美术的为数不少,他们对其孜孜以求,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因为艺术美可经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德中的“美”与“德”是紧密相连的,重“德”而把“美”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是件很尴尬的事情,两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而在我们现实现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似乎学美术,只要懂得如何画就行了,而轻视了其他诸方面的培养,在我们的学生当中,这样两种现状:一种是喜爱美术,对美术有较大热情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另一种是其自身文化课学习成绩本身较薄弱,投考其他门类的学科的大学无望而转向学美术的,他们认为学习美术不需要较好的文化素养,这显然是片面的。大家都知道,美术是一种艺术,它是一种精神创造,其自身文化修养深浅与厚薄,人品的高低,对今后的深入学习将起着主导作用,就如画家最终能否取得成功不仅仅是依靠造型能力而决定的,其意识、修养、情趣和对生活洞察力的深度,是艺术创造所不能缺少的各种因素,即使是在素描中,作者的文化修养、意识、情感因素往往也决定着素描作品的深度、格调和趣味的高低。因此,要学好美术,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对于基础素描教育,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打开艺术创作之门的金钥匙,其艺术造诣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素描的根底,著名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直接表明素描“包罗万象”,中国绘画也有“绘事后素”的观念,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指出了素描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基础素描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几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是素描的基本训练与美学教育之间的问题。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科学与艺术对美术这一学科来说,是一个密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虽然素描重理解而色彩偏重于感受,理解有很多科学性的内涵,但仅有理解是不能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著名的美术教育家颜铁良先生有一篇关于阐述素描观点的文章,“重感觉、尚灵活、求发展”是指在素描在重理解、理性的前提下,对素描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合理的要求,其重视心灵的感受和美学原则都能解释和领会艺术上的一切。我们教授造型规律的目的不是只记录自然,而是为了通过其自然科学规律找到艺术规律,即通过准确的造型训练,作为找到艺术规律的跳板,否则在十九世纪初,物理光学现象阐明之时,美术就已是穷途末路了。 
    高等艺术和实用美术教育,起点在于此前我们的美术启蒙教育,所以学生开始起步就不应该把路子走得太窄,要广开视野,提高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否则技艺就难以提高,往往事倍功半。画素描的指导思想离不开艺术修养,教师的素描水平和艺术修养又是基础训练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以自己较高的艺术修养,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去引导和点燃学生的艺术思想火花。画匠、画家和艺术家这三者有着质的区别,对学生一味地要求比例、黑白的优劣,到头来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成为画匠,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要提供宽阔的视野,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注意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要启发他们发现和表现艺术之美,启迪其艺术思维,帮助他们取舍客观物象的本质和表象,用艺术的手法去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要善于表现本质的或个别的属性,如果只表现我们肉眼所见到的东西是平庸的,是不能打动观众的,是不能调动观众情感的,因此,我们在作画时,不管表现何种物体,都要善于发现其动人之处,“美到处都存在……”无论是法国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表现的老年妓女,还是近代苏联画家列宾所画的臭水沟里捡起来皮鞋,还有当代中国青年画家毛焰所画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无不表明其独具慧眼和独特思维方式。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自己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把所画之物作为表达自身思想的载体。 
    其次是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与个性发展,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如果长相、个性都完全一样,即教出的学生都是一个面貌,那么可以说你这个教师的教学一定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会扼制其个性,制约其今后的发展。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持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了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对干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象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摹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林凤眠先生曾说过艺术家与蝴蝶的关系:“起初它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个茧把自己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得以从茧中挣脱出来……”这里所说的茧即是初学者早期必须学习的技法和接受的教育,而最终必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现今世界十大画家之一的美籍华裔画家赵无极先生回国讲学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不喜欢喝温水,要么是开水,要么是凉水……”。其意思就是说在自己的的作品中要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不要含糊其辞,把作品作为是表达自己鲜明感受的载体。我们在平时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同时,就应重视和引导初学者的绘画个性,它有助于今后创作风格的形成,把他们的性格、兴趣、思想感情、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溶为一体,在作品中都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使其作出的画能给人以一种“冲击力”,能触人心怀。否则只注意形体和三大面、五大调子,机械、被动地照抄,那么其作业只会是毫无生气,令人厌倦。 
    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画个性是不能强制产生的,是其内在成长起来的,是其自我的必然反映,我们在教学中应融汇贯通,灵活教学,因材施放,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花木来,使艺术界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在我们高中的素描基础教学中,要始终强调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思想,不可被动地刻画对象,人云亦云,同时在素描训练中寻求简练合理合情地表现见到物体或人物,以达到形神兼备,丰富而又洗炼,严谨而又生动。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各光源前提下作业相互结合;并且要在其间安排构图作业,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懂得画面的构成,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形的能力;提倡画记忆画,如德加所说:“眼睛看到什么东西,就表现什么东西这是一件好事,如果能把记忆的东西用素描形式固定下来岂不更好……”。 123
综上所述,我们高中素描基础教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要提高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对现实的表现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自身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来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1)《当代学院艺术》河北美术出版社 张英超:《基础教学将面临的挑战---素描教学大趋势》。 
(2)《素描丛刊》第八期中《素描教学问题》 刘天呈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赵无极在中国美术学院讲学笔记,天津美术学院孙建平整理。

扫码关注“美术生好帮手” 即刻一键查询
全国50万美术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公共微信服务平台 一键查看全国各省统考及各院校艺术专业招考信息陪你奋战艺考,助你完美收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