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联名30名专家学者向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北上广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了“异地高考”建议方案。记者昨日从海南省考试局获悉,目前海南省教育部门正在会同各相关部门进行方案的调研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前完整的方案就会正式公布,但何时开始实施新的异地高考政策并未确定。
外来务工者“喜”:孩子可以回海南读书了
在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前夕,张千帆等人的“上书”,无疑体现了绝大多数人对于即将落地的随迁高考新政的高度预期,对于许多在海南打工的外地人来说,这更是再好不过地讲出了他们内心的渴望。
来自湖南的王亚南夫妻俩已经在海口工作近10年了,原本儿子在初中以前一直在海口读书。初中以后,王亚南考虑孩子以后没有海南户口还得回家参加高考的问题,决定把孩子送回江西老家读书。王亚南说:“谁都知道海南和内地的教育水平是有差距的,别人都是在内地读书来海南高考,如果我家儿子在海南读书回家考试真是亏死了。”
听闻此次“异地高考”政策有变,王亚南夫妻俩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政策允许说不定儿子就能回海南读书了,忧的是担心政策门槛太高他们的经济水平承担不了。“在我们看,既然政府出台政策是为解决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上学考试问题,就不应该再给我们划分三六九等,无论是做民工还是工程师,都是为建设海南出力的,不能在政策上有贫富差距。”
本地原住民“忧”:担心子女成“逆向不公”的受害者
张千帆等专家建议的核心便是尽量弱化“就地高考”的门槛限制。只要有三年连续学籍,及父母提供劳动、租房合同等证明,便可在“当地高考和录取”。几乎每位外来务工者家庭都可达到的条件,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海南本地学生的家长却不觉得是好消息,家长担心投机的高考移民涌入,自己的子女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海口市民方女士的女儿在海师附中读书,她对低门槛的异地高考政策坚决反对。“低门槛的政策虽然可以让那些普通的外来务工子女受益,但也带来有权势的强势者趁机搭便车。”她说,“租房合同、学籍证明这些东西都很容易伪造,也可以通过权力买卖,如果一旦政策放松,海南又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海南本地考生一定会大受冲击,成为政策的牺牲品。”许多海南本地居民都对放低异地高考门槛持保留态度,认为不应该保障一部分人的权益而让海南本土考生成为“逆向不公”的受害者。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