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顺义区和延庆县入选首批试点实验区。根据测评办法,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中初中和高中阶段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所谓艺术测评的“门槛”并不高,学生基本都可以达到优良水平,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此外艺术等级考试的成绩并不能“置换”测评分数,因此并不会再次掀起考级热潮。值得关注的是,实施艺术素质测评的目的是让艺术培养回归本源,重素养轻技巧,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新政北京五区县纳入实验区方案正制定
今年8月,教育部发布公告,确定了包括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延庆、顺义在内的102个市(州)、县(区)入选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教育部要求各实验区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内容和相关配套政策,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各项指标的测评,以不同分值呈现,其中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
在等级评判上,90分以上为优秀,75至89分为良好,60至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办法要求,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中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记者从部分试点区了解到,目前具体实施方案仍在制定当中。
解读测评“门槛”低大多学生可达优良
记者研读教育部发布的评价指标和分值发现,只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基本指标”和“学业指标”,就能获得两项共计90分的分值,进入优秀行列。
具体而言,“基本指标”分“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两项。其中“课程学习”指标内容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分值为25分,一般学生在此项都可以拿到满分。
“课外活动”则是指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分值为15分。目前,各个学校都开设了丰富的艺术社团活动,学生在这一项上取得满分也是“小菜一碟”。
“学业指标”是三大指标中比重最多的,也分两部分,分为“基础知识”25分和“基本技能”25分。其中,基础知识是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基本技能是掌握和运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这一指标中,学生也可以轻松拿到高分。
发展目标中,必选选项是“校外学习”,占10分,如果这项得分也能顺利地“收入囊中”,那学生得到的成绩将更高。“校外学习”并不是校外培训,而是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
“艺术特长”是发展目标中10分的加分项,是指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的某一艺术项目的特长,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绘画、书法等。
如此看来,大多数学生不但可以达标,甚至可以得到高分。
走访课外艺术培训生源没有明显增加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素质测评中能达到90分以及以上的同学将有不少数,唯一能拉开“水平”的是学校的现场测评。为了学习“艺术特长”,课外艺术培训是否会“火爆”?
日前,记者走访了东城、西城、海淀区的部分艺术培训机构,9月开学后,各培训机构没有出现“井喷”式报名。据一家名为“音琴美诗艺术学习中心”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钢琴、舞蹈、美术是目前报名较多的课程。另外,书法也逐渐成为艺术培训的“新宠”。“新学期开始后,报名人数和往年比基本持平。”该工作人员称。
官天泽是清华附小四年级的学生,他说,他在校外学习书法,平均一周三节课,同时每周有45分钟至60分钟的一节音乐课。“我就是喜欢写字和唱歌”,和官天泽一样,记者近日在清华附小随机采访了10名同学,其中5名在校外有参加艺术类课程,但都不是因为实行艺术素养测评后才参加的。另外5名学生中有4名没有参加校外艺术培训,但他们都在附小百年大剧《丁香花开》中扮演角色。
考级成绩艺术测评“不识别”
此前,艺术考级曾一度被视作升学的“敲门砖”。但随着艺术特长生比例逐年递减,考级热度也逐渐“退烧”。
此次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一出,不少家长就有疑惑,是否可以拿考级成绩“置换”测评分数?灯市口小学艺术中心主任李嘉介绍,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
教育部体卫艺司负责人解释,评价体系中的“校外学习”,一不包括学生接受的家庭艺术教育,二不包括学生参加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或个体培训者所组织的艺术培训,仅指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实践性、体验性学习。因此,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
声音
家长:担心操作“变味”反成学生负担
谢先生的孩子今年入学东城某校一年级,虽然“学龄”不大,但孩子已在少年宫学了两年美术。听说东城成为艺术测评实验区,谢先生第一反应就是支持。
“我当初给孩子报班学美术就是为了让他能有一样除了学习以外,让自己一个人待着也有乐趣的事儿。”谢先生认为今后学校一定会在艺术素养方面下工夫,可以使孩子从中得到熏陶。
不过,也有家长担忧,初衷是好的,但会在具体的操作上“变味儿”,成为孩子的另一项学习负担。对此,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认为,首先家长不要将艺术素质教育与艺术技能培养混为一谈。他说,艺术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艺术素质测评的初衷也在于此,因此不存在增加孩子学习负担这一说法。
学校:艺术教育应“轻技能、重素养”
走进东城区天坛东里小学的校门,“传承翰墨文化,奠定做人基石”的大字便映入眼帘。学校从1992年以来便以写字教育引领学生,是一所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三年前,该校更是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列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走在校园里,没有一处不散发着墨香。教学楼的影壁上绘着文房四宝,校歌里写着“捧一朵墨花,四海飘香”,教学楼走廊里的展板,以“国韵悠扬”为主题为学生传播国学文化。
每周二下午3点30分到4点50分,是学校“书法日”时间。所有的学生都研好磨,执笔写字。四年级的宋佳音说,自己从一年级入学就开始写毛笔字,只见她写的欧体筋骨秀丽,颇有风范。
天坛东里小学教学主任沈斌说,学校一直秉承“书法育人”的理念,这个学期请来中国书协的12个老师在书法日为孩子们授课。沈斌认为,艺术素质测评对学校的孩子来说,并不算是额外负担,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孩子一直浸润着艺术的熏陶。
作为试点区内的灯市口小学,目前,学校正在筹备金帆话剧团。除了在校内的艺术课程,学校还准备把孩子带出校园,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战马》戏剧体验课今后也有望与灯小师生见面。
该校艺术中心主任李嘉认为,艺术素养教育不在于传授艺术技能,而是着重培养艺术教育所特有的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要从校外技能培训回归到课堂,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和艺术节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这种回归教育本源的艺术素养提升,才能让孩子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解读美术新闻、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美考网微信(www_mkao_cn)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