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其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东北大学。抗战期间,东北大学迁至四川。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部分迁返沈阳,留川部分创建了川北大学。1952年政府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和川东教育学院,在四川南充成立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迁至成都现校址,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授权单位。学校1986年被批准为可以招收长期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获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出了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大批知名专家,他们的学术贡献享誉海内外。
学校现有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省级科研机构,13个省级和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6个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是由教育部批准的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学校在基础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凝聚态物理等学科专业上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40%多。近5年来,学校共出版学术专著361部,发表论文3822篇,被SCI、EI、ISTP收录237篇,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71项。200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00余项,科研经费6509万元。学校主办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方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06万册,是四川省三大图书馆之一。
学校先后同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固定的学术交流关系,培养培训了400余名外国留学生,选派教师330余人次到国外攻读学位和进修、访问。同时,学校还分别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签订了人才合作培养计划,已派出学生近百名。
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示范性师范大学为目标,以"重德、博学、务实、尚美"为理念,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保障,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的师大特色的发展之路。
目前,四川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狠抓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实现学校的第二次跨跃和把四川师范大学办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国内知名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2006年招生说明
一、2006年我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招收约700余名(含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免试生名额)。具体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各学科、专业登出的招生名额将根据上线考生情况再进行调整。
二、凡符合国家规定,年龄不超过40岁(计划外年龄不限),身体健康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后两年(2004年7月前毕业)以上的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每个专业对学历的具体要求请仔细查询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我校2005年接收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硕士生,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接收时来我校参加复试。诚挚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毕业生填报我校。
四、考试科目:101政治、201英语、203日语、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4数学四均为国家统一命题,其余科目均为我校自行命题。
数学一: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二: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线性代数。
数学三: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四:微积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概率论。
五、凡规定可选考的考试科目,请考生在报名登记表上将选定的考试科目代码填写清楚,否则由学校指定考试科目。
六、各专业推荐的参考书,仅供参考,考试范围可不受参考书目限制。
七、同等学力(无本科毕业证)考生必须加试两门,具体要求请查询我校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八、专业目录中标有符号"▲"者,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
九、我校招收的所有硕士研究生专业学制为2-3年。
十、报名须知:
1、网上报名时间:2005年10月10日-31日(8:00-23:00)填报、查询或修改报考信息。网报网址http://www.chinayz.com.cn
2、现场确认:2005年11月10日-14日(上班时间)凡报考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指定的硕士生招生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个人信息。
3、考试时间:2006年1月14日-15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的规定为准)。
4、考生参加考试后,我们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成绩,请大家查询,我们不另寄成绩通知书。
同时,有关复试的时间及复试名单,我们将及时在研究生处网站招生办栏目上公布,望大家及时查询。
5、考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询最新考研信息和其它有关研究生的信息。查询网址:http://202.115.201.42或http://202.115.201.134。
6、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开辟了《网上咨询》栏目,欢迎有疑问的广大考生咨询。
注: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若有变化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