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已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美术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艺术设计、美术、绘画3个本科专业,17个专业方向,1个艺术实践中心,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设计学、美术学2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是黑龙江省美术学、设计学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170余人。
现有专业教师8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1人。教师中有国内知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有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个人画展的中青年画家,有在国家级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奖的青年教师,已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与管理经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二十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厚,经常邀请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知名艺术家来学院讲学或任教,其中有20人被聘为学院的客座教授。与韩国、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办学,定期与韩国朝鲜大学、日本新澙大学、俄罗斯车尔尼雪夫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2004、2008两届“金鼎杯”中国亚麻设计大赛暨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全国艺术设计会议,全国首届玻璃艺术研讨会,中韩美术文化交流展,中俄美术作品展,国内著名中青年中国画作品展,香港、台湾、齐齐哈尔“两岸三地”美术作品交流展等高层次的学术活动。
艺术中心教学大楼设施、设备齐全,有现代化的美术馆、天光教室、动画工作室、服装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产品造型工作室、金属工艺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工作室、装裱工作室等。器材设备种类全、数量充足,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教学条件。学院在俄罗斯、北京、广州、中山、上海、大连、黄山、山海关、齐齐哈尔等地为学生建立了广泛的实践基地,让学生的艺术实践、实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学生的作品在各级展览中入选或获奖。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秉承“学院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院训,科学发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正在为把学院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术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该专业具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设有中国画、油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书法、摄影等专业方向,具有以培养系统掌握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美术教师素养与美术教学基本能力的师资人才为目标。在校本科生233名,16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5人,有省内外知名教育家、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已形成老、中、青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该专业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以科研带动教学,经常与国内外美术界同行进行艺术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有联合办学项目;先后邀请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的艺术家前来交流、举办画展,该专业教师也多次应邀赴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和举办画展; 近年来,承担省级科研项目近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在国家艺术类专业期刊发表美术作品50余件,有多名教师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
人才培养为根本,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多年来,该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体系,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教育人才。
中国书法是历史悠久的、最具有民族特性的传统经典艺术形式,经历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被誉为“国粹”。本专业是根据国家对书法普及教育的要求,社会对书法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而开办的。本专业培养具有书法史、书法理论基础知识、书法技法,能够独立进行书法创作、鉴赏、教学等高层次书法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书法研究、创作、教学、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在五名专业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博士1名、硕士3名。教师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协会理事、评委等。
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建立在近代摄影器材发明与摄影技术成熟基础上的,虽然年代不够久远,但是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形式。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掌握摄影理论知识,照相机机器原理,摄影用光、曝光、构图、暗房、出片等方面的摄影技术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摄影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公司、学校、报社、电视台、文化部门从事专业摄影工作。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在四名摄影专业教师中,副教授2名、讲师2名,有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摄影艺术专家等。
该专业有中国画、油画、壁画、实验艺术4个专业方向,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和独立创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尊重传统艺术的同时,关注现代及当代艺术发展动向,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美术院校的教学成果和经验,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专业教育,学生能够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法。在18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副教授6人。在校本科生259名。
为提高教学与创作水平,该专业十分重视同国内外美术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先后邀请国内外美术院校的艺术家前来交流、讲座、举办画展。该专业教师也先后应邀赴俄罗斯、韩国以及我国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外美术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举办画展。经过多年建设,该专业已逐步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专业的发展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积累了较强的师资力量。
实验艺术是对当代艺术的研究与探索的前卫艺术。为了应对国内外视觉文化和创意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及日益增大的对现代艺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本专业探索研究及建设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当代艺术教学模式;立足传统文化艺术精华,关注当代艺术中的新媒介、新观念,挖掘区域本土文化资源,梳理归纳东西方当代艺术的理论及实践优秀成果,研究和运用多种艺术媒介和表现手段,表达艺术观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理论素质,能够参与当代艺术实践,掌握多种形式语言及材料媒介(综合材料、装置、影像等),具有独特表达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参与当代艺术社会实践能力;可以从事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在9名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有在全国综合材料艺术方面知名艺术家,有在全国美术大展获奖的中青年艺术家。
该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是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本专业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7个专业方向;培养在不同艺术设计领域、企业、设计公司、学校等单位从事设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校本科生1370余人,硕士研究生170余人。
本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力量较强。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6人,教师中有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教育家、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也有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是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经常聘请德国、英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设计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带动了该学科发展。本专业一直处于国内外设计领域的前沿;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玻璃艺术研讨会、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和国家级亚麻服装服饰设计大赛等多项高层次学术活动。
近年来,该专业共承担教育部、省级重大研究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100篇。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设计思维与表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先进设计理念引导下,通过务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联想集团副总裁、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设计领军人物姚映佳就是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服装表演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的时装模特、模特师资、服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人才以及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服装营销的专门人才。服装表演方向建立了较为严谨的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和较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学习内容包括表演艺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常识、表演基本技能、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形象塑造、服装设计以及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理论,力求使学生在服装表演、服装设计与服装营销等方面相辅相成得到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审美及实际操作能力。
该专业(方向)制定了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秀的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严格遵照教育规律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施齐全、器材设备先进,其中现代化表演厅200平方米及专业化的多功能工作室、化妆工作室、形体房、服装工作室等共计600多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与表演的艺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该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使办学更具针对性。在2004、2008年我院分别成功协办了第一、二届中国国际亚麻服装设计大赛,在大赛中该专业(方向)成功展示了教学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该专业(方向)学生的精神风貌,彰显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培育与鼓励了新一代服装表演新秀,进一步推动了该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提高。近年来,该专业(方向)学生在国内外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成绩斐然,其中,2009级学生孙胜莹获得2009年齐齐哈尔市旅游大使称号、2010年联通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2010年大学生运动会形象小姐称号及2010年世界博览会齐齐哈尔市形象大使称号;2010级学生张津铭获得2011年联通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2009级学生苏卓凡入围2011年世界小姐模特大赛决赛并进入前五十强。
音乐与舞蹈学院是黑龙江省音乐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创建于1975年。现有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编导3个本科专业。设音乐学、声乐、键盘、管弦、舞蹈5个系。246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设施齐全,有现代化的数码钢琴集体教室、电脑音乐制作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欣赏室、现代化音乐厅、舞蹈厅、排练厅、录音棚及150个琴房等教学实践场所。
目前,音乐与舞蹈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余人,专业教师7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3人、硕士学历教师23人。教师中有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指挥金奖的指挥家,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教授,有海外归国的高学历教师,有多位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奖赛中获奖的青年教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合唱与指挥》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现已获得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多年来,学院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借鉴国内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近四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郁,曾聘请来自俄罗斯、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音乐家以及国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或任教,并与俄罗斯等国高校进行合作办学。2009年成功举办“2009中国齐齐哈尔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及中国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引起了全国合唱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006年教育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中,受教育部委托,我校交响乐团在黑龙江省十所高校进行了巡回演出;同年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演出;2008年,在第29 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举办了齐齐哈尔大学专场音乐会,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的赞誉;同年,我院张晓红老师编导的三人舞《跋涉》参加了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获优秀表演奖;我院青年教师张喜秋2009年在黑龙江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美声唱法第一名。2010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优秀歌手奖。另外,学院教师合唱团、学生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舞蹈团、军乐团、保持着完整的建制,长期活跃在舞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每年在我校音乐厅举行教师及学生专场音乐会30余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才华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里的教师德高敬业、殚精竭智培养人才。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或艺术实践中已崭露头角,他们的茁壮成长预示着学院未来的希望与辉煌;立志成材、勤学苦练、创造卓越,已成为音乐学子的共同追求和愿望。学院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材,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音乐教育系创建于1975年,以构建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以培养优秀的高、中等音乐师资为办学宗旨。开设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学音乐教法、合唱指挥、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技巧课等教师教育相关课程。
经过多年的积淀,专业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在25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12人,他们中既有国家级指挥名师,也有在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上获奖的青年教师。现有省级精品课1门,在校学生180多名。通过和俄罗斯联合办学,促进了专业的发展。近两年,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保持优势、完善特色,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教师教育特点,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实习和舞台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使学生获得从事音乐教学的基本能力和音乐教育研究能力。其优秀的教学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7年,教育部在全国45所高校开展试点工作,本专业是其中之一。
音乐表演专业有美声、民族声乐、通俗唱法、西洋管弦、民族管弦、现代音乐、钢琴、手风琴、电子音乐作曲、综合艺术实践等十余个培养方向,分别隶属于声乐系、管弦系、键盘系。主要培养文艺团体高级音乐表演人才、高等院校及基础教育师资、文化部门音乐骨干、新闻广播单位音乐编辑人才及创作人员。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音乐表演和教学科研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师队伍中有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级音乐比赛大奖的教授;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教师;有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奖的中、青年教师;有长期活跃在各类文艺舞台上的音乐表演精英。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客座教授。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音乐厅、排练厅、琴房、多功能厅为教学和艺术实践服务,对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开设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配器、复调、民族音乐概论及专业技巧课、合奏、合唱、艺术实践等及系列选修课。学历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现有专职声乐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人。本专业教师除承担声乐技巧课教学以外,还承担意大利语、民族歌剧欣赏、西洋歌剧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我系教师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获奖,其中青年教师张喜秋2009年在“凡奇·上京国际”杯第十三届黑龙江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美声唱法第一名,2010年荣获全国“蓝色经典·天之蓝”杯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优秀奖(第八名),成为声乐系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2011年9月以本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成员组成的齐齐哈尔大学代表队参加黑龙江省凡奇·上京国际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团体赛银奖。
声乐系专业主干课程设有:声乐、钢琴、合唱、表演课、意大利语、钢琴伴奏、形体训练课,以及多门音乐文化理论辅修课程。近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以及省内各类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奖,声乐系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及文艺演出,曾多次参加学校及社会上各类大型演出,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声乐系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多名教师曾到国家一类音乐院校进修,作为访问学者与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声乐系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专家讲座、公开课、音乐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国内外著名专家和歌唱家也经常应邀来我系讲学和举办音乐会。本系教师在声乐表演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各类型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教材、专著等。声乐系将为培养具有扎实演唱技能、规范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做出积极探索。
管弦系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讲师1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人。本专业教师除承担管弦技巧课教学以外,还承担民族音乐欣赏、西方音乐欣赏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教师多次在国家、省级大赛中获奖,其中2011年4月28日由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和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主办“丁笛研讨会”在北京瑶琴会馆隆重举行,管弦系主任路文明主讲的“丁笛研发概论”受到国内音乐艺术大师和乐器制作大师的一致好评,最终把这种乐器命名为“路氏丁笛”。青年教师陈曦泽曾在“第四届圣彼得堡音乐之境国际音乐大赛”中获指挥专业组第一名,在“第四届美国迪贝施坦尼劳斯国际音乐比赛”中获最佳指挥奖。青年教师于洋在2011年获“金钟奖”黑龙江赛区一等奖,并成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客座二胡演奏家。
管弦系下设西洋管弦与民族管弦两个教研室,其主干课程涉及西洋管弦、民族管弦各类乐器的专业技巧课、重奏课以及合奏课。近年来,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以及省级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管弦系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艺术实践、综合实践及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多次参加学校及社会上各类大型演出,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以管弦系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成员组成的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每年都会为省内社会各界、各类企事业单位演出几十场,乐团也为齐齐哈尔市的“中国-齐齐哈尔绿色博览会”、“关东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等做专场演出,极大的提升了鹤城市民的艺术品味。齐大交响乐团曾在教育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到省内六所高校进行了巡回演出,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嘉奖令”,同时也得到了省内高校师生及音乐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齐大交响乐团作为齐齐哈尔大学的一个窗口,不但向国内外展现了齐齐哈尔大学全体师生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更提升了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的知名度。
管弦系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多名教师曾到各类音乐院校进修学习,作为访问学者与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本系教师也曾多次参与各类国际器乐演奏大师班、各类国际音乐节的活动,提升了自己的音乐素养、演奏能力及教学水平。教师除在各自所属专业积极钻研、提高演奏与教学水平的同时,在科研教研方面更是做出了积极探究,本系教师每年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型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专著等。管弦系全体教师将同心协力地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以及节目组织编排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
键盘系专业下设钢琴、手风琴、现代音乐制作三个人才培养方向,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硕士的研究生学历3人。本专业教师除承担钢琴(手风琴)技巧课教学以外,还承担键盘和声、钢琴史、钢琴音乐欣赏、钢琴伴奏、配器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自建系以来,键盘专业始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学术研究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键盘专业以教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建立学术梯队,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增强内部交流,同时积极安排对外学术交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并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师资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上更加合理。在科研方面,键盘系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键盘专业教师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几十篇,承担或参与的科研、教研项目十余项,获得省市等各级别奖项二十人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多次成功举办艺术实践汇报音乐会,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艺术实践活动为展示学生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舞台实践表现能力。
键盘系专业主干课程设有钢琴(手风琴)、键盘和声、钢琴史、钢琴音乐欣赏、配器、电脑音乐制作、表演课、钢琴伴奏,同时兼有多门音乐文化理论辅修课程。在今后发展中,键盘系将为培养具有扎实钢琴表演技能、规范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做出积极探索。
本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后增设的一个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电脑音乐制作、电声乐器演奏和乐队组织、通俗歌曲演唱、组织策划大型晚会等综合能力为办学宗旨。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传授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综合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增强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使其在专业素质、创造性、综合审美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为其未来艺术生涯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和声、曲式分析、键盘和声、钢琴、声乐、电脑音乐制作理论、电声乐器演奏法、电声乐队训练学、文化市场营销理论。学生毕业后可到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影视部门从事表演、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掌握舞蹈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舞蹈编导以及舞蹈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本专业师资队伍由省内舞蹈教育知名教师组成,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从事舞蹈创作的实践经验及编导能力。
本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如何将舞蹈行为实现自我优化,激发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如何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面向社会,承担各种大型公共活动的组织、策划、编导等工作进行了有利的探索,并初步取得良好的实效。在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中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园丁奖;多次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中俄大学生艺术展演,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曾作为“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代表团出访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2010年俄罗斯中国汉语年”文艺演出。
主要课程: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技术、外国民间舞蹈、作品排练、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解剖学、舞蹈创作心理学、舞蹈教育学、舞剧欣赏、舞蹈艺术欣赏、舞蹈编导理论、舞蹈史、舞蹈创作实践等课程。
教育与传媒学院现有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7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教育学、文学三大学科门类。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9人,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同时根据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聘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等相关单位的资深人士为客座教授。
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拥有省内高校首家投入使用的新奥特真三维虚拟演播系统、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数字影像编辑实验室、微格教室、数字音频实验室、电视电声系统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试室、心理咨询工作室、演播厅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500多万元。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建有校园网络实验电视台,校园广播实验台,心理咨询室等,同时与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齐齐哈尔日报社、齐齐哈尔新闻网、大庆晚报、齐齐哈尔部分中小学校、特教学校等校外20多家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2009年9月,学院与齐齐哈尔电视台合作的《青春校园》栏目开播,开创了黑龙江省内高校由大学生独立制作的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先河,这也是省内各大电视台中首个实现制播分离的节目。
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7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CSSCI收录的论文20多篇,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名,学院以“夯实专业基础,融会文理精华,提升教育品位,注重实践创新”为办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增强专业理论的应用性,培养专业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性,在“课程化、全程化、职业化”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院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毕业生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培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扎实系统地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新闻采访、综合类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教学理念科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数字影像编辑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和电视电声系统实验室;拥有黑龙江省内高校首家投入使用的真三维虚拟演播系统、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同时还与多家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0余人,学生专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拼搏精神,在参加的各种专业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鹤城形象大使的选拔赛中,2008级的迟晨同学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世博会的鹤城形象大使;在2010年黑龙江电台龙广之星主持人大赛中,有3位同学一路闯关进入决赛。
主要课程有播音主持语音基础、播音主持发声基础、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文体与语体、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影视媒体、旅游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栏目策划、节目制作、新闻采编、文化艺术管理等工作。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依据“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书育人、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学校及市政府多项奖励。
学院下设中文、历史两个系,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历史学(文物保护)和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省重点专业,历史学为校重点专业;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精品课2门,校优秀课5门,校重点建设课9门。
学院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和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心,教育部所属的“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常务办公机构设在学院的中日关系研究中心。
学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业教师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0人。
学院的教学工作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在学校举办的历次课堂大赛,以及试卷、实习材料、毕业论文等评比检查中,都取得优异成绩。科研成果丰硕,科研水平逐年提高。近三年来,省厅级科研立项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获省厅级奖励40余项。
学院始终注重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鼓励提倡学生“读书+实践”,已成为学院教学活动的一大亮点。几年来,学院举办了“重走抗战路,永驻民族魂”的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推出了专业实践活动“六二八”工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做了相关报道。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882人,硕士研究生83人。学院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功训练,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养成;教学制度健全,教学管理规范,确保了教学质量。历届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广博,基本技能过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就业面宽,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50多年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适应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需要,在学院拥有50年办学历史与雄厚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而设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影视文学基础理论及影视、戏剧等作品创作编写能力,能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写、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师资强,结构合理,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多年指导戏剧、小品创作、表演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好专业科研基础。专业聘请了著名编剧、策划作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与黑龙江省电视台、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大庆电视台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机会。
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文化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等专业课程。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