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概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传播等类型的人才。
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劳动关系系、文化传播学院、安全工程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系(院),初步形成了劳动关系、法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组成的特色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六大学科门类。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具备了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2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72人,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根据教学的需要,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普通高校的著名学者、专家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建校以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学校将秉承勤奋进取、严谨求实的历史传统,践行“刚健创新、和而不同”的校训,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在劳动关系、劳动法学、经济管理、工会工作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3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536人,专科生1367人。
办学地点与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坐落在北京海淀区及河北涿州的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游泳场、学生公寓、培训大厦、电教中心、语音室以及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等各类办学设施。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覆盖北京和涿州两校区所有教学、科研和管理机构及学生宿舍。作为中国工会图书资料和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藏书近67万册,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查询服务。
人才培养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环节”,把握“两个基本任务”,统筹“三种办学类型”,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其中,围绕“一个中心环节”,就是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教学科研工作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中心环节;把握“两项基本任务”,就是始终把人才观和质量观作为体现办学思路的两项基本任务。为此,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包括: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定期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推动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通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建设以及教改项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现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两个,北京市精品课程一门,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
·强化学业与教学质量管理 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与预警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实施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注重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 为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建成了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劳动关系、文化传播、安全工程等5个实验区(含35个实验室)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场所。学校的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和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7、2009年荣获“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教学与管理实现信息化 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覆盖所有教室,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教学条件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种举措吸引优秀考生 学校一方面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体系;另一方面制定奖励措施吸引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近四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宜信杯”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高校文科类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财会专业(学生组)等竞赛中,1人次获得特等奖、22人次获得一等奖、54人次获得二等奖、58人次获得三等奖。
奖助贷基本措施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大学学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设立了专门的助学办公室,采取多种奖优助困的措施,通过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贫困生补助、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勤、补、减”)等方式,帮助解决经济上的暂时困难。
·“绿色通道” 铺平入学之路
“绿色通道”是在迎新现场为经济困难新生开通的“先注册、后缴费”的入学通道,办理方式轻松、便捷。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等原因暂时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的同学,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暂缓交款手续,直接注册入学。
“绿色通道”的路径为:a、到所在系(院)交《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b、到学生处“绿色通道”迎新接待点,办理学费缓缴、住宿费及其他杂费登记手续;c、凭学费缓缴审批单及杂费登记单到财务处、教务处、后勤处办理注册、入住手续。
·助学贷款 缓解学费之困
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之忧,国家现已开展两项助学贷款业务,一是考生本地申请的生源地信用贷款,一是入学后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贷款具有贷款方便、审批快速、还款期长等特点,有贷款需要的同学可以向当地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具体申请程序可以网上查询或所在高中咨询。新录取本科、高职学生都可以在高考本地申请生源地信用贷款。新生申请生源地贷款成功后,可持贷款审批合同领取800-1000元不等的困难补贴。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我校与中国银行开展合作,为我校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申请助学贷款前期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本人及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2、本学年度村委会、乡、镇及县级民政部门出示的贫困证明复印件。
·奖助学金 奖优助困之策
除国家助学贷款外,我院还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于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积极上进的经济困难学生,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我院奖助学金主要有四种:
★ 国家奖学金:主要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方面特别突出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约占参评人数的5‰。
★励志奖学金: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5000元,获奖比例约占总人数的4%。
★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奖学金金额为每人每年2000元,获奖比例约占贫困学生的70%。
★全总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学习优秀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范围涵盖大一入学新生。
★学院奖学金:为倡导优良学风,学院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覆盖面达20%左右。
奖学金申请步骤:在综合素质测评基础上,由学生向所在系(院)提出奖学金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评定结果汇总至学生处核定、审批、发放。
·勤工助学 自我锻炼之选
学院优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补贴。我院助学办公室下设有学生自治的社团——勤工助学协会,为申请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提供服务。我校勤工助学岗位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两种,校内岗位有助教、助管和助工三种,校外岗位一般为临时兼职。
勤工助学协会将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在勤工助学协会网站上发布勤工助学岗位的通知,同学们可以向所在系(院)领取岗位申请表格,认真填写后交给勤工助学协会,等待安排岗位,做好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准备。
·困难补助 解决生活之需
学院设有专项贫困生资助基金,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特困生补助”。每学年开学初,学生处助学办公室组织各系(院)调查、了解在校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并根据情况确定“特困生补助”发放对象,补助发放比例为所在系(院)总人数的10%,补助金额为每月100元左右。
·咨询热线 困难帮助之友
为了方便广大同学更好地了解我院的资助政策,我们特别开通了助学政策咨询热线,接受以上有关资助体系方面的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010-88562184
咨询时间:8:00——11:30,14:30——17:30
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框架结构 三大教育类别和 知识体系分类 | 理论教学环节 | 实践教学环节 |
通识教育 (50学分) | 人文社科 | 政治理论、外语、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 | 课程实习、社会调查、“两课”社会实践等 |
自然科学 | 高等数学、环境保护、天文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等 | 基础课实验平台、基本技能训练 |
艺术 | 艺术概论、音乐赏析、影视评论、戏剧鉴赏等 | 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等 |
专业教育 (85学分) | 学科基础平台 |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由若干门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组成 | 学科基础实验平台、综合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科研训练等 |
学科方向平台 | 学科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 | 专业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综合教育 (15学分) | 多个平台 | 军事理论、形势政策、思想教育、学术等各种讲座 | 军训、文体、公益、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 |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
学制:四年
培养层次:本科
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发展概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隶属于文化传播学院。该专业始建于2009年10月,2010年9月正式开始招生,其前身为创立于2005年的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专业。2009年10月,学院依据我国文化市场对影视传播人才的最新需求并结合我院现有师资力量及办学软硬件条件,以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为基础成立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并组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系我校唯一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在资金投入、硬件建设、师资引进等方面均得到学校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专业全体同仁本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之精神,分别于2009年10月、2010年7月、2011年5月通过赴国内外同类专业进行调研及邀请学界权威专家、业界资深人士开会研讨等方式,对现行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修订和论证,最终形成了富于我院特色的、符合戏剧影视学科属性、适应现阶段我国对戏剧影视人才现实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逐步落实培养方案、大力引进优秀师资、积极拓宽生源渠道、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该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为特色的戏剧影视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通过对文化传播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三个专业已有师资、教研成果及教学软硬件设施等的有效整合,目前该专业已经初步建设成为具有我院特色的、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并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造就具有扎实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较高的戏剧影视剧本创作能力,具备人文艺术素养和戏剧影视作品鉴赏力,在戏剧、影视产业各创作和生产环节具有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师资队伍
以该专业教师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团队”系“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白俄罗斯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专业涵盖文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音乐学及文化产业研究等多个学科。其中,骨干教师均为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许多教师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国家级报刊、出版社、影视公司、网络媒体等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
科研成果
自2009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三项、教育部课题两项以及其他省部级课题三项,同时有多人参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教师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并担任子课题主持人。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十余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绝大多数为核心期刊,有多篇文章被CSSCI收录。
教学成果
该专业成立以来在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多媒体课件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先后有《艺术概论》被确立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文化传播学》被确立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双语课程项目、《艺术类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型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戏剧影视文学培养方案的修订为核心》被学校确立为教学改革项目(后者为重点项目)、《艺术概论》多媒体课件建设被确立为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项目。教师中有多人次获校级“十佳教师”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奖励津贴。
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公共课 | 公共基础课 | 43 | 26% |
公共选修课 | 12 | 7% |
专业课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17 | 10% |
专业课 | 26 | 16% |
专业实验实践课 | 20 | 12% |
专业任选课 | 27 | 16% |
综合实践教学 | 19.5 | 12% |
合计 | 164.5 | 100% |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戏剧概论、影视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影视声音、影视剧本写作、表演导演艺术基础、图片摄影、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配乐、制片管理、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剧情片创作、纪录片创作
特色课程:钢琴、书法、Midi音乐基础
专业特色
我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专业,其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基本要求,以艺术、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科为主干,培养既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又具备良好戏剧影视产品策划编导能力和相关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复合型人才。其特点是:
1、注重学生整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戏剧影视专业实操技能的训练,整合文学、艺术(戏剧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等方面的专业资源,构建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发展趋势、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现实需要的课程体系;
2、借助我院已有的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方向)三个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软硬件条件,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全力实践跨学科、复合型的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3、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不仅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与业界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该专业实践教学(含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数占全部总学时、总学分的24%,在全国同类专业位居前列。在教学硬件方面,该专业依托工会媒介资源以及学校下属的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含钢琴房、录影棚、录音室、综合排练房、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多媒体影像展播厅、戏剧影视视频资料室等实验室),拥有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的硬件设施。同时,专业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光线传媒、凤凰卫视、重庆电视台、四川大学生电视节组委会、北京大学生戏剧节组委会等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优秀成果的输出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就业领域及就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业、党政及工会文化、宣教部门,影视媒体、文化企事业单位、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文化创意机构等单位,胜任戏剧影视作品的创意策划、文案与剧本写作、摄影、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等各项工作。
■ 高职(专科)专业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制:三年
培养层次:专科
本专业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单位为“广东省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限招艺术类考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人才培养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服装设计能力,又有较高的工艺制作技能、现场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专业性服装人才。
学生毕业后要求能够熟练掌握服装工业制版与推版,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能准确分析定单,熟悉成衣的工艺制作、生产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服装设备管理等,有较强的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版型设计和服装精做能力,成为服装行业里有技术、有理论、会管理、善经营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服饰图案、中外服装史、服装CAD制版、服装CAD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效果图、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款式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业制版与推版、服装专题设计、服装工艺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配饰设计、服装市场营销学、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毕业设计。
特色培养
针对服装专业实用性强,行业结合紧密的特点,我校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受到了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学校在管理和基础教学上的优势与企业在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师资和就业资源方面优势强强联合,为学生营造出专业而又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学习环境,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实践结合紧密,实用性强。行业内一线设计师、工艺师和打板师亲自参与
教学,为学生提供服装产业一线正在使用的实用技术。
2)
名师亲自参与教学。学生能够不出校门,享受到行业内大师的指导,其中不乏国内的十佳服装设计师,知名服装企业的设计总监等,学校还长期聘请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多名教授授课。
3) 实践机会多。中山市作为国内服装设计和生产的基地,具有无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和服装文化,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美特斯邦威和七匹狼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都在中山建立了生产和设计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即有机会进入中山市的服装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提前熟悉相关岗位,感受行业气息。
4) 就业资源丰富。广东省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与国内很多服装设计和生产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和就业资源。
实训设施
服装工艺实训中心是服装专业为满足实践教学环节,而投入重资建设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服装工艺机房、服装立体裁剪实验室、版房、服装整烫车间等,拥有日本进口“兄弟牌”平缝机、四线锁边机、蒸汽烫台、电脑锁眼机、衬布粘合机、标准人台、专业版桌等设施设备。
服装CAD工作室是满足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而新建的,拥有配置50个站点的航天CAD专业软件高配置计算机、先进的摄像式输入系统、宽幅绘图仪、纸样切割机、笔试绘图机、喷墨绘图机、打印机等专业教学设备。
实习就业
本专业的实习实训主要在校内服装实训中心完成,学院建有服装工艺机房、版房、CAD教学中心、立裁实验室、服装工作室等,最后一学期进入企业实习。
主要面向各服装厂、服装公司等服装生产企业,以及专卖店、商场、服装文化公司、时尚媒体等服务企业或机构,也可胜任各服装类学校专业教学以及实训指导等工作。
合作单位 — 广东省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简介
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是在中山市科技局、经贸局、沙溪镇镇政府的领导下,在沙溪制衣商会和中山市纺织服装行业的支持配合下成立的非盈利性行业服务机构。中心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服装表演大厅、服装CAD室、服装展厅、服装名师工作室、设计师俱乐部、电脑裁床室、版房车间、检测室、培训室等功能室。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服装设计师、摄影师、纸样师、板房师、工艺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致力于为中山服装企业提供新型面料开发与推介、纺织服装产品的开发、设计、纸样放码、排版、CAD设计、产品样衣制作、CAPP(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软件开发、管理人员与技工培训、季度产品订货会时装表演、晚会时装表演、模特摄影、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等服务。
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与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深圳测试中心合作,在研发大楼设立分部,为中山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便捷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认证服务。
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全力打造研发、技术推广平台,设计平台,展示平台,培训平台,检测平台,真诚地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于企业和社会。
主持与播音
学制:三年
培养层次:专科
本专业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单位为“北京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 。
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限招艺术类考生。
人才培养
本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培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新闻学、文学、语言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主持、各类节目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的复合型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过程中,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为其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计划,坚持小班教学,专业教师一对一指导。
课程设置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学、语言表达基础理论、普通话语音训练、播音发声训练、新闻语言表达基础训练、艺术语言表达基础训练、新闻播音、文体播音、类型节目主持、摄影基础、艺术概论、表演基础、形体训练等。
特色培养
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实用性强、行业结合紧密的特点,我校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形式,充分发挥学校在管理和基础教学上的优势和企业在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师资和就业资源方面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实践结合紧密,实用性强。主持与播音专业——以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薛飞老师为核心的专业老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播音主持事业发展的趋势,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紧跟媒体发展步伐,很快适应媒体工作,并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
2) 专业的师资团队,办学经验丰富。以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播音员薛飞老师为核心的师资团队,专业构成合理,包括多名曾经在中央和各省市广播电视领域从业多年的优秀主持人和教育专家,以及多位毕业于国内知名艺术人才培养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的成熟师资梯队,教学和科研能力强而且充满活力,大部分教师常年工作在教学和相关培训的一线,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
3) 实习和就业机会多。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与行业内诸多企事业单位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合作,毕业生供不应求。
实训设施
学院为主持与播音专业配有标准的化妆室、播音教室、形体教室等实训设施,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习就业
当前,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飞速发展,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大力增开频率、频道,特别是广播电视向网络媒体迅速扩军,促使了广电行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大量需求;本专业拟为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传媒、网络媒体、文化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输送复合型语言传播、庆典主持、公关宣传策划人才。
人物形象设计
学制:二年
培养层次:专科
本专业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为“北京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 。
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限招艺术类考生。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文化修养,恪守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妆师。旨在为我国的化妆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符合电影、电视、戏剧及日常生活化妆的复合型专业化妆人才。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不仅学习具有艺术专业性的戏剧、影、视等方面的人物形象设计,同时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加大生活中实用性的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长及爱好有侧重的进行专业发展。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绘画、服装基础、艺术概论、摄影摄像基础、灯光基础、现代发型、化妆技法(一)、毛发制品制作、古代发型梳妆及饰品制作、化妆技法(二)、化妆设计等。
特色培养
针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用性强、行业结合紧密的特点,我校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形式,由行业内一线化妆师、造型师亲自参与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教授学生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最为实用的造型设计的技能和技法。充分发挥学校在管理和基础教学上的优势和企业在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师资和就业资源方面优势,实现强强联合。
实训设施
学院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配有标准的化妆室、形体教室等实训设施,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习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企、事业单位、影视剧组、电视台、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新型媒体、文化馆站、职业学校等单位工作。具体就业方向如下:
1、电视台;
2、剧团;
3、影视及话剧剧组;
4、广告公司及摄影机构;
5、各种晚会及演出活动;
6、婚庆及造型机构;
7、各种化妆品品牌专柜;
8、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
合作单位 — 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简介
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由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薛飞创办,其前身为薛飞老师2001年组建的“思达路文化艺术培训学校”,2004年学校更名为“薛飞传媒艺术工作室”,先后与多所学校合作学,从事主持与播音、人物形象设计等艺术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截止2010年7月,工作室通过合作办学共培养大学普招全日制在校生454人,其中主持与播音专业183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128人,影视表演等其他专业143人。
工作室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技能为培养核心,以综合能力为培养方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理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三结合的办学模式——“专业性和综合性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工作室以培养 “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和独立审美的艺术学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并合理嫁接社会力量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的优势,在学院派理论教学的同时,工作室利用强大的社会一线资源为师资后盾,不断为学生输入先进科学的实践经验。现有的师资力量均来自全国各大知名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的一线老师并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
三、专业计划与报名考试事项
2012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名称 | 层次 | 科类 | 学制 | 招生计划 | 拟招生范围 |
戏剧影视文学 | 本科 | 文理 兼招 | 四年 | 80 | 北京、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云南、安徽、四川、重庆 |
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方向) | 专科 | 文理 兼招 | 三年 | 100 | |
主持与播音 | 专科 | 文理兼招 | 三年 | 50 | 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山西、山东、安徽、湖北、广东、福建、海南 |
人物形象设计 | 专科 | 文理兼招 | 两年 | 50 | 北京、内蒙、河北、河南、安徽、湖北、山东、山西 |
说明:表中招生计划为总人数,在专业测试合格的基础上按比例制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公布数字为准。 |
■近两年艺术类专业分省招生计划统计表
2010年艺术类专业分省计划统计表
专 业 | | 北 | 河 | 山 | 内 | 辽 | 黑 | 江 | 山 | 河 | 湖 | 重 |
| 京 | 北 | 西 | 蒙 | 宁 | 龙 | 苏 | 东 | 南 | 北 | 庆 |
| | | | 古 | | 江 | | | | | |
本科 | | | | | | | | | | | |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文 | 5 | | 14 | | 3 | 1 | | 20 | 7 | | 1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理 | 2 | | 4 | | 1 | 1 | | 6 | 1 | |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不分文理) | | | | 4 | | | | | | 2 | |
高职(专科) | | | | | | | | | | | | |
艺术设计 | 艺术文 | 5 | 3 | 3 | | 2 | 3 | 3 | 2 | |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文 | 5 | | 3 | | 3 | | | 3 | 3 |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文 | 5 | 3 | 2 | | 2 | | | 2 | 3 | | |
艺术设计 | 艺术理 | 4 | 2 | 2 | | 2 | 2 | 2 | 2 | |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理 | 3 | | 2 | | 2 | | | 2 | 2 |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理 | 2 | 2 | 2 | | 2 | | | 2 | 2 | | |
艺术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 | | 4 | | | | | | 4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 | | 3 | | | | | | 4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不分文理) | | | | 3 | | | | | | 4 | |
备注:来源计划以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数字为准。
2011年艺术类专业分省计划统计表 |
专 业 | | 北 | 河 | 山 | 内 | 辽 | 黑 | 江 | 安 | 山 | 河 | 湖 | 广 | 重 | 四 |
| 京 | 北 | 西 | 蒙 | 宁 | 龙 | 苏 | 徽 | 东 | 南 | 北 | 西 | 庆 | 川 |
| | | | 古 | | 江 | | | | | | | | |
本科 | | | | | | | | | | | | | | |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文 | 2 | 3 | | | 4 | 1 | | | 22 | | | 1 | |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理 | 1 | 1 | | | 1 | | | | 5 | | | | |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不分文理) | | | 14 | 3 | | | | 2 | | 9 | 1 | | 1 | 1 |
高职(专科) | | | | | | | | | | | | | | | |
艺术设计 | 艺术文 | 13 | 7 | | | | | | | 5 | | | |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文 | 5 | 2 | | | | | | | 3 | | | |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文 | 5 | 3 | | | | | | | 2 | | | | | |
艺术设计 | 艺术理 | 4 | 2 | | | | | | | 3 | | | |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理 | 3 | 2 | | | | | | | 2 | | | |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理 | 2 | 2 | | | | | | | 2 | | | | | |
艺术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 | 8 | | | | 8 | 8 | | 10 | 6 | | | |
人物形象设计 | 艺术(不分文理) | | | 6 | 4 | | | | 4 | | 5 | 4 | | | |
主持与播音 | 艺术(不分文理) | | | 6 | 3 | | | | 4 | | 7 | 4 | | | |
备注:来源计划以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数字为准。 |
报考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12年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人员。
2.身体健康,无口吃,五官端正(要求形象好,身材匀称,听觉无失聪,无色盲、色弱)。
专业测试 1.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起止时间为: 2012 年 1 月 1日 至 2012 年 2 月 10 日 止 。逾期不再进行网上补报,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201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查阅招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以及关于网上报名的全部公告信息。不按公告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导致不能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网上报名需上传考生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电子版,上传要求及方法详见我院招生报名系统。
(4)考生确认报名信息并成功上传照片后,可自行打印“报名登记表”,按规定时间在考点现场确认时提交。
2.现场报名确认
所有考生必须由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