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执教于北京电影学院 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退休后执教于上海各综合性高校,对每年的艺术招生深有体会。首先对考生提出一个笼统概括却十分重要的建议——择校和专业要慎重,由于扩招,由于大量新设的艺术专业,使教学质量大大下降,有些动漫专业只是由原来的计算机专业演变而来,有的设表演与影视专业只是为了挣钱。师资缺乏,有的找名人挂个名,但名人从不上讲台教学;其次教材和设备不足,这样的学校只有误人子弟。所以考生要选择名校,成熟的专业,有名师执教的学校。
近年来艺考连年升温,从一件“小众”的事变成一件“大众”参与、关注的事,但通常很多家长、学生在对“艺考”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综合性大学的通过艺术专业报考是低分入校的“敲门砖”,即所谓的“曲线救国”。许多考生家长向我咨询时,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话是:“我孩子功课不太好,考艺术类分数低一点”或“艺术院校提前招生,让孩子去试一试,多一次机会”。
这是巨大的误区,似乎学习成绩不好,才来艺考!这几年我在几所高校表演系教学中,普遍发现学生文化水平较低,演员文化水平低下。而这样的学生一定成不了好演员好导演不说,连大学是否能顺利毕业都成问题。
从我所教授的专业来讲,学生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对剧本的阅读、对剧本中人物的理解,学习4年后完成毕业论文都困难,抄书成风是不争的事实。从综合性大学的教学设置来说,除艺术专业课程外,大量的通识课程往往成为艺术生难以迈过的门槛。进入大学后,学校还是将学生放在同一衡量标准上,而“曲线救国”的许多考生在大学里挂科、重修直至最后毕不了业。
二、高等艺术教育不是“兴趣班”。许多艺考生盲目喜爱,既不了解所考的专业,也不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条件。“小燕子”赵薇一夜成名,王宝强一部戏走红,引来许多渴望成为“明星”的文艺青年。
北影表演近两年报考人数每年都保持在6000到7000人,同济大学今年表演专业招30多人(表演、配音两个专业),报考人数也在4000人左右,但多数考生不具备做演员的条件。
我今年遇到一对很纠结的父母,他们的女儿一心痴迷表演,不让她去参加艺考就要离家出走。父母恳请我去开解一下,我简单测试了一下这位考生,发现她形象一般、才艺上一无所长,对演员的工作性质和创作的艰辛一无所知,如果去参加艺考,第一轮就会被淘汰,只会浪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经我再三说服劝导,她才放弃了当演员的念头。
这样的事例每年层出不穷。在考场上,考官往往不到一分钟就能分辨出,几百号人中大约只有十几个人是“材料”,但考生和家长因为盲目的头脑发热已经花费了高昂的考试成本。艺考现在已经是全国竞争相当激烈的高水平考试,可谓“千里挑一”,80%以上的考生必然被淘汰。所以,考生要理性地看待自己,慎重地选择艺术,不能只凭自己喜爱,以为有热情就能解决问题。
三、许多考生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有误区,认为考入艺术类高校,必然能使自己走上一条光明的艺术大道,但毕业后面对残酷的行业竞争,可能会发现自己毫无机会,就开始怨骂高校不专业,不能提供他所期待的“成才道路”。
其实,如今的艺术教育早已和其他门类的高等教育一样,由“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由过去的“国家需要多少人才就按计划招多少人”转变为“只要你有兴趣总能在大学里去学习”。教育模式的转变导致了各个高校都不断地扩招、增加专业,而对相关教师的资格鉴定也由过去以实践经验衡量变成了按学历、职称、发表论文数量等常规教师评估手段来进行评定。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作为一个“实践派”的“老顽固”,连同上影厂另外几位老电影人,对于在综合性大学里教授艺术总觉得难以适应。例如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同济、交大等学校总是以两个课时为一节课,我们再尽力争取也只能争取到四个课时,而其实真正实践好一堂表演课的教学需要整整一天,但这样的排课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务那里是通不过的。
另外,艺术教育本该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即使理论学习也应由教师引导为重,而且有关艺术的问题常常没有标准答案。但大学里需要课本,需要一份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需要有一份存档的考卷,而学生也是在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下“成才”。因此,从“普及教育”的角度来说,也并不能太苛求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本是少数人的事,教育则是人人得走的阳关大道。现在许多高校的艺术专业,为增加自身专业门类而开设,对学生的交代也是以便于就业为宗旨。因此教授大量实用技术,学校和学生自己一起忽略了艺术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在影视编导专业非常常见。
(作者系国家一级导演、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现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参与各校近年来历届招生工作。)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