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5点10分,上海商学院美术统考考点,来自松江的美术考生张扬(化名)走出考场。和全市5000多名考生一样,他刚刚结束美术统考,他向等在外面的妈妈描述最后一场“色彩”考试,“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大大小小有20多种物品,衬布、花瓶、柠檬、五六个山楂……然后我们就给这些物品画上颜色。”
画照片,几乎已经成为各个省市美术统考的习惯做法。著名画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邱瑞敏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抨击这样的考试方法,“考场里画照片的‘习惯’已经伤害到大学美术教育,有的学生进了美院之后,对着模特不会画,要拍了照片回去对着照片画。”在他看来这着实有些荒唐。
画照片败坏基本功
素描、色彩、速写,上海美术统考的科目,各科目成绩满分均为150分。上周日的考试中,除了速写,另外的素描和色彩考试都是画照片。上午考的素描照片上是一名非洲男子的头像雕塑,下午的色彩考试,同样是人手一张一模一样的黑白照片。
“学美术的人对着照片画,而不是画真人真物,这不符合艺术规律。”邱瑞敏说。据他分析,最近几年开始画照片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如果画模特,需要动用很多人,组织者怕泄漏试题;另外,也只有画一模一样的东西才方便评判,由此画照片成了解决公正问题的手段。
邱瑞敏记得,很早以前上大美院单独招生时,都是请武警战士做模特。为了防止泄题,之前让战士摆好几个姿势拍好照片,考试当天抽签决定摆那个姿势。
美术高考方式越来越趋向简单化,直接导致很多考生只会画照片而不会画模特等现象,这令邱瑞敏极其不能理解。他看到,美院的课堂上,竟然有考生对着模特画不出来,要拍照片回去画。对此邱瑞敏坚决反对,“照片是死的,人是活的,真人有空间感,你能够去体验处理人物的各种关系,你用肉眼去感受实物,对色彩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也能把握出人物的精神。”
“但是就是这样不符合艺术规律,原本在绘画界很忌讳的事情,已经在各个省市的美术统考中比比皆是。”邱瑞敏说。
突击三个月也能过关
各个省市把各个高校的美术独立考试变为统考,原本是为了通过统考规范艺术类考试,避免各个高校自主招生可能引发的腐败现象。统考之后,实行统一阅卷,制定统一的标准,让录取更加透明。邱瑞敏却说,“看上去公正了、公开了,但是不一定是合理的。这样画照片,引发的美术统考应试现状越来越严重。”
青浦考生顾晴(化名)的爸爸上周日在上海商学院考场外的餐厅里坐了一整天,和他一样在餐厅等候的考生家长有200多名。顾爸爸告诉记者,顾晴每周末都在青浦的一个培训班上课,老师是上海市区来的,一共三十多个学生,每次课80元钱,“每个月买颜料的支出接近两百元,美术教材也很贵,一本薄薄的画册就要30多元。女儿学画画的成本一年要一万元”。
为什么会应试?邱瑞敏分析,以前学校单独考试的时候,评分非常严格,评委都是临时抽调的,要求对每一张画都看得很仔细。而且评委有时会对同一幅画作的优劣争执不下,就再请更权威的教授定夺。而如今统考,光上海一年考生就有六七千人,3门科目要2万份试卷。评卷时间少了,出现突击三个月学绘画考试就能过关的现象一点不奇怪。
学美术成考大学捷径
“学不了理科的学文科,学不了文科的学美术。”邱瑞敏感叹道,所有这些应试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功利化心态在作怪,因为相比表演、音乐等艺术专业的门槛,美术相对容易,又是进入大学的捷径,于是趋之若鹜的考生就更多了。在一些艺考大省,考美术的学生数量简直惊人,比如山东一年6万艺考生中,接近5万是考美术的。
一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授也告诉记者,以前学生是因为喜欢美术影响文化课成绩,现在的学生是因为文化课差而学美术。高中老师会让学习差的学生去学美术,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爱好。一些有天赋、成绩好的同学即使喜欢美术也望而却步。
在一些省市,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成绩低于一个分数的考生实行“一刀切”,都建议去改学美术,学美术已经成为成绩差的学生考取大学的捷径了。
“美术院校越来越多,美术考生剧增,真正的美术人才却不见得增多。”邱瑞敏说,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具备的是艺术潜力、全面的素质和人文修养,现在学生很浮躁,根本静不下心来。
首页 | 院校库 | 官微入口 | 报考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