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考网

武汉大学今年计划招生7900人 在鄂招生人数减少
2013-09-17 来源:  浏览:0
湖北新闻网6月3日  武汉大学今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900人,其中理工类为6286名,文史类为1614名。保送生人数为182人,其中竞赛类保送生130人,外语类保送生50人(英语30人、俄语5人、德语5人、法语5人、日语5人),退役运动员保送生2人。招收78名艺术特长生、25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50名表演专业学生、40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并且根据自主招生冬令营营员的成绩,择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905名获奖营员。

  根据今年教育部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属地计划安排比例较去年将进行下调,武汉大学今年将减少在湖北省的招生人数。与此同时,由于北京上海本身所得到的中央部门招生计划量比较大,武汉大学在这两个地区也会相应减少招生人数,而在其他省份的招生人数则相应有所增加。

  转眼间这一年的高考又将来临,武汉大学今年的本科生招生计划有了些许调整——小语种取消了提前招生计划;学校将从新生中选取部分进入“弘毅学堂”,为培养“大师级人才”做出尝试。此外还新增了三个本科专业——翻译学、传播学、计算机仿真科学与技术。这些变化将给2010年的招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新增专业优势何在?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教授以及各个新增专业院系的专家对于招生政策的微调做出了解读。

  小语种不再单独招生

  武汉大学小语种从2010年起不再提前单独招生,变为面向高考考生进行提前批次的录取,小语种4个专业在湖北省招生计划为26人;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如果本省市有口语测试,则同等条件下会参考口语成绩进行优先录取。

  据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福介绍说,今年改革后,想“考”小语种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今后小语种专业招生有两个途径:一部分通过高考提前批录取,学生不限学校以及是否具有保送资格,高中阶段学英语或学本语种的学生均可报考;另一部分通过保送生招,被录取的学生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的、具有保送资格的本语种的学生,他们不用参加高考,但需参加“珞珈科学文化冬令营”的考试。而之前冬令营的“小语种”类的选拔考试制度将取消。

  武汉大学外院副书记贾玉敏说,小语种招生政策的改变对于外院的生源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单独招生的生源与经过高考招收的生源各有优缺点:大部分通过单独招生的学生来自于教育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口语听力水平较好,但由于没有高考的历练,一些学生存在自我感觉良好、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经过高考招收的学生虽然听力口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学习的后劲儿足,自律意识也更强。

  胥青山教授点评

  小语种单独招生的取消,让想要报考小语种专业的学生也要经过高考这个“独木桥”。经过高考的人,不论是在心智、人生感悟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要比没有经历高考的学生多了一次难得的历练。并且,通过高考招生可以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投放名额,能够给不同地域的考生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虽然“单独招生”是一张试卷考天下人,看起来很公平,但各个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这种“公平”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武汉大学开设“弘毅学堂”

  为了响应教育部“珠峰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武汉大学在2010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门基础学科中开设“弘毅学堂”,为国家培养出培养创新型的领军人物。武汉大学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实施此计划的高校。

  武大招生办副处长介绍,“弘毅学堂”会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接受学生报名,然后由专家进行考察筛选。进入“弘毅学堂”的学生需要有研究型素质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后他们只需要修满120分,但是每一学分的获得相比于普通学生而言,可能更难一些。对于弘毅学堂的学生而言,考试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师级领军人物”培养计划下的他们,在学习中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弘毅学堂采取“滚动制”形式,原则上可以读到博士,但是也可以自愿离开“弘毅学堂”或因为一些原因而被请出“弘毅学堂”。

  胥青山教授点评

  借助“珠峰计划”开设“弘毅学堂”,武汉大学有了尖子生的培养计划,不论这个计划能否达到培养“大师级人才”的目的,都会对于武汉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弘毅学堂”目前没有人文社科学科人才的培养计划,针对人文社科人才培养,有过如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班等尝试。毕竟数理化生是更具有通用性的学科,而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国情都有关。“弘毅学堂”经过一段尝试和探索,有希望逐步将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也列入计划。

  本科新增三门专业开始招生

  武汉大学今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传播学专业、翻译专业、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

  传播学

  据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强月新介绍,传播学专业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构成了从理论传播学到应用传播学的宽口径、厚基础、适应面广的新兴学科专业,以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

  传播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新闻媒体机构、出版机构、中央和地方政府等部门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等工作,也可在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我们武汉大学的新闻院拥有传播学硕士点,每年约有25%的同学出国或考研,进入更高层次学习”。

  翻译学

  据武大外语学院孙书记介绍,翻译学将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与英语、法语等专业并列,大概要在全国范围内招20人,文理兼收。本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分数没有特殊要求,仍然和全校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该专业也接受其他专业或院系的转专业申请,想学习英汉翻译的同学依然有机会学习本专业。

  外语学院副书记贾玉敏解释了开设翻译专业的原因:“现在社会急缺高精尖的翻译人才;现有很多的学校已经设立了翻译专业,而武大外院的学科逐渐发展,也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设立翻译专业;去年我们院的翻译硕士点(MTI)的申报已经批准下来了,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配套发展,在本科阶段也要具有一定的衔接性。”

  翻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汪涛老师解释了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的区别:“翻译专业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学生口头和写作能力的强化。在课程安排上三四年级不会像英专有很多的文学、语言学的课程,更侧重实践。”

  在师资力量上,老师有一半是博士,90%有过出国经历;实习方面,笔译实习会和一些出版社等相关机构合作,口译则会利用学校国际交流部提供的条件,也会把握一些外事活动的机会,如机械博览会等。

  计算机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预计招收30名学生,在新生入学以后根据学生意愿来组建这个班级。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对于“仿生”的本科人才培养没有很专的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其他本科院校开设这个专业,武汉大学是唯一一所,所以武汉大学将开“计算机仿真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先河。

  据计算机学院的老师介绍说,市场对于“仿生”需求很大,从医学手术到土木建筑,都需要用到仿真技术。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可以用于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门学科中,且低成本、低风险。该专业学科带头人之一的董教授介绍,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培养复合型基础型人才,难度比一般的专业要高,“所以我们决定选拔比较优秀的人才,也许进这个专业的新生会比进数学基地班的学生要求还要高些”,但是专业发展前景非常好,应用领域牵扯到各个方面。

  胥青山教授点评

  新增的三个专业,都是应时而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传播学专业适应了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既有新闻素养,又有传播理论,又懂现代媒体技术的人才目前很缺乏,需要高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翻译专业能够克服英语专业对于母语培养的缺失,翻译对于双语要求都很严格,就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两头都要热。中国学外语的学生外语水平不差,而汉语水平很多却很糟糕。

  计算机仿真技术与科学目前只在一些重要领域有应用,但实际上这种技术可以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去火电厂实习,只能跟着看一看,根本没有机会经历一次事故。依靠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火电厂的运行状态。锅炉怎么烧、热能是怎么产生、发生事故会出现什么问题等全部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出来。这种技术在很多领域里目前还是空白,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适应了高科技的发展前景

扫码关注“美术生好帮手” 即刻一键查询
全国50万美术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公共微信服务平台 一键查看全国各省统考及各院校艺术专业招考信息陪你奋战艺考,助你完美收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