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考网

全国一半省份09高考人数减少
2014-07-16 来源:  浏览:0
高考临近,据中央媒体报道,教育部统计,今年除了广东等个别高考人数稍有增长或与去年基本持平的省份之外,全国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出现了高考人数减少的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陕西省招办日前公布信息,今年陕西共有405175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8832人,考生人数6年来首次下降。

    权威人士表示,与上年相比,今年陕西省高考报名人数虽有所下降,但总规模仍然维持在40万的高位,高考录取形势依然严峻。而来自于西安市的数据显示:今年西安市高考共报名80582人,比去年减少了3797人。

    十年寒窗决战一役

    西安市七十二中高三学生刘涛,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有许多课余爱好。

    问:对于高考有信心么?

    答:还可以吧,希望运气好,能发挥好。

    问:志愿读什么大学?

    答:就在西安读吧,政法、石油大学都可以。

    问:如果高考失利,不能如愿,你愿意复读么?

    答:不愿意。浪费一年时间,万一再考不上呢?再说,现在大学毕业也未必有好工作。

    问:不复读,那你会去上专科或者技术类院校么?

    答:应该不会。我会选择创业,我自己先去打工,先跟着别人干两年。然后自己开店,自己当老板,也许我同学大学毕业四处找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小老板了。自己也能买得起车、买得起房子。

    问刘涛的爸爸:“对于孩子如果考不上,要独自去闯,您怎么看?”

    “上大学四年学费加上生活费,再加上同学之间的攀比,一年差不多要两万吧,四年保守下来八万。如果四年后就业形势好,容易找个好工作还好。如果就业一年比一年艰难,即便四年后经济复苏,又能比今年的形势好多少呢?我们是外地来西安闯荡的,在这里没有什么人脉根基,到时候给孩子找工作,托人都没有门路,还不如早早出来锻炼。再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全日制的统招,还有很多方式提高学历嘛!与其读个不入流的学校,还不如把学费省下来创业呢!”

    七十二中高三学生张祁,成绩一般,自己定位为考上个专科就成。问到张祁的妈妈,“您儿子打算去上个专科是家里的意思,还是孩子个人的想法?”

    “现在读个四年的本科不是什么难事,但四年读完,孩子凭借个人能力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要么选择继续读书,要么就是家长求爷爷、告奶奶地四处托人找关系,谋个工作。与其这个样还不如学个技术,到哪里都饿不着,现在高级技工很紧俏的。这样的选择对于我们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也是比较实际的。现在这种职业技术类院校每年有很多补贴,可以减轻我们一些经济负担。”

    陕西省重点中学西安市八十三中陈辰,成绩较好。

    问:你的高考志愿是哪里?

    答:西安交大。

    问:如果高考失利,不能如愿,你愿意复读么?

    答:愿意。因为我已经准备了三年,不想因为一次意外而放弃,或者随便选个学校。我的家人对我的期望很高。

    通过走访,这三位同学及家长反应的情况可以代表目前考生及家长的的普遍心态。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这是普遍的目标,“十年寒窗,决战一役”也是众多考生与家长在现行人才体制下的唯一选择。

    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招办主任李谦说,高考报名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降低幅度不大,“每万人口中高考考生超过100人的省份,目前恐怕只有我们陕西。从这一角度讲,今年我省高考竞争依然激烈,形势依然严峻”。综合200720082009三年的考生规模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我省高考考生规模已经处于人口结构正态分布的峰值位置,再过一两年或两三年,有可能出现考生规模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观点碰撞 争议激烈

    对于这次全国多数省份报名人数减少,来自权威的分析显示,高考人数的减少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今年报名参考的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那时中国生育已开始进入一个相对平缓期,而非高峰期,这样应届生的绝对人数少于往年。二是不少地方正在推进课改,一些非应届考生担心课改后高考变化较大,放弃复读报考。三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近年扩大,一些初中毕业生选择了能拥有“一技之长”、早学早毕业的职业之路。四是有不少富裕起来的家庭,在孩子上高中时或高中毕业后将其直接送到外国去上学,不再在国内挤“高考独木桥”了。

    有观点认为:一方面,高考人数下降有利于录取率回升;另一方面,高考人数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及家长的观念转化,有利于社会成长观的理性化。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工作人员分析说,各地高考人数普降有许多深层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自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想法受到动摇,部分学生就转变观念,甚至不参加高考。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撰文指出:因大学学费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高考之外没有更多成才选择的一些学生的弃考,有可能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学生放弃高考、放弃上高中、放弃上初中。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这一连锁反应已经成为事实,新“读书无用论”出现,初中辍学现象回潮。

    西安交大教授刘迅雷也谈到,高校的盲目扩招、教育的产业化,把一部分学子,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学子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

    高等教育 任重道远

    教育专家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张,至今已经10年。事实上,从1978年恢复高考开始,中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持续扩张。最近,教育部明确提出放缓扩招步伐,今年扩招幅度不会超过4%,明年不超过3%,因此可预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台期”即将到来。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秋季学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超过23%,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70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本学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当年全国适龄人口之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表明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中的“在学人数”,除了普通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本专科生和军事院校的学生之外,还包括成人高校的本专科生、民办学校的学历文凭考生和一定比例的电大视听生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

    据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为18%20%。国际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有加拿大、韩国和芬兰等国家,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0%以上。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十一五”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5%左右,在校生达到3000万人。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龄青年中,每4个人就有一个是大学生。我国计划在2020年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40%

    科教实力居前的我省也提出,到2010年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左右。并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加快完成高校新校区建设和旧校区资产置换,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境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或捐资助学。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左右,全省高等教育在读学生达到120万人。相较北京、上海这些高校毛入学率已过50%的城市,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而在网络上,一个最朴素的观点被大家广泛认可:只有当高等教育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的时候,“高考降温”才会是一件好事!

扫码关注“美术生好帮手” 即刻一键查询
全国50万美术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公共微信服务平台 一键查看全国各省统考及各院校艺术专业招考信息陪你奋战艺考,助你完美收官!

相关推荐